海內外廣大作者、讀者,專家學者: 多年來,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秉承“明德篤學 博約萃聚”的刊訓,在廣大作者、讀者、審稿專家的關心支持下,取得了長足發展,刊發了一大批高被引頻次論文,為我校創建“國內著名、石油學科國際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奮斗目標貢獻了應有的力量。為感謝廣大學者近幾年來對我校學報建設和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進一步激發學者投稿熱情,提高學報學術影響力,經研究,期刊社今年開展了首屆優秀作者、優秀讀者和優秀審稿專家評選活動。 根據《期刊社關于中國石油大學學報優秀作者、優秀讀者、優秀審稿專家評選辦法》(優秀作者、優秀審稿專家以2007—2012年數據為依據,優秀讀者以2012年數據為依據),按照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辦法,經過各室(部)推薦、評定小組評議,李春義等32名作者獲得首屆“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優秀作者”,王海靜等14名讀者獲得首屆“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優秀讀者”,金強等47名審稿專家獲得首屆“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優秀審稿專家” ,張永寧等51名作者獲得首屆“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優秀作者”,夏從亞等12名審稿專家獲得首屆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優秀審稿專家”?,F將評選結果予以公布(具體名單附后)。 希望受表彰的作者、讀者、審稿專家再接再厲,繼續為我校兩個學報發展和學術研究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希望海內外廣大學者向他們學習,踴躍投稿,共同推動我校學報事業再上新的臺階。 附件1: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首屆優秀作者名單(2007—2012年) 附件2: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首屆優秀讀者名單(2012年) 附件3: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首屆優秀審稿專家名單(2007—2012年) 附件4: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首屆優秀作者名單(2007—2012年) 附件5: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首屆優秀審稿專家名單(2012年)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期刊社 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附件1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首屆優秀作者名單(2007-2012年) 序 題名 作者 年(期) 1 李春義、袁起民、陳小博、楊朝合、山紅紅、張建芳 2007(1) 2 王永剛、邢文軍、謝萬學、朱兆林 2007(1) 3 雷光倫、鄭家朋 2007(1) 4 于洪喜、李振林、張建、張永學 2008(2) 5 楊朝合、山紅紅、張建芳、馬安 2007(1) 6 岳大力、吳勝和、程會明、楊漁 2008(2) 7 夏惠芬、王海峰、王剛、胡錦強、劉春德 2007(6) 8 宋健斐、魏耀東、時銘顯 2008(1) 9 董艷蕾、朱筱敏、曾洪流、邊樹濤、劉長利、成克男、徐新宇 2008(4) 10 聲發射技術在管道泄漏檢測中的應用 王朝暉、張來斌、辛若家、梁偉 2007(5) 11 楊立強、陳月明、王宏遠、田利 2007(4) 12 高劍波、龐雄奇、王志欣、姜振學、丁保來、席勝利 2007(1) 13 趙福麟 2007(1) 14 羅瑞蘭、程林松、彭建春、朱華銀 2007(2) 15 田學民、曹玉蘋 2008(5) 16 李愛芬、張少輝、劉敏、王偉剛、張磊 2008(1) 17 徐紹良、岳湘安 2007(5) 18 高建、侯加根、林承焰、焦巧平 2007(1) 19 牛頓流體中的固體顆粒運動模型分析及應用 董長銀、欒萬里、周生田、張琪 2007(5) 20 何巖峰、吳曉東、韓增軍、趙軍、張立會 2007(5) 21 渠芳、陳清華、連承波 2008(3) 22 金強、朱光有、王娟 2008(4) 23 張偉、林承焰、董春梅 2008(4) 24 韓秀貞、李明遠、郭繼香、林梅欽、吳肇亮 2008(4) 25 李兆敏、陶磊、張凱、任韶然、張繼國、李吉慧、趙洪濤 2008(5) 26 車小花、喬文孝、李俊、鞠曉東、王春艷 2008(6) 27 吳曉東、王慶、何巖峰 2009(2) 28 劉鈺銘、侯加根、王連敏、薛建軍、劉顯賀、付曉亮 2009(4) 29 沈忠厚、黃洪春、高德利 2009(1) 30 基于電位法和酸堿度法的醇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楊向平、陸詩建、高仲峰、李清方、張建撰 2012(2) 31 自激振蕩脈沖消泡機制分析與性能優化 倪紅堅、王傳偉、艾尼瓦爾、王瑞和、王建軍 2012(2) 32 自旋回和異旋回的識別及其在油藏地層對比中的作用 紀友亮、吳勝、張銳 2012(4) 附件2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首屆優秀讀者名單 (2012年) 王海靜 肖文濤 王冰潔 王明健 安永生 陳 萍 陳振亞 董長銀 李 敬 劉永旺 劉 震 孫 琳 王艷忠 吳智平 附件4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首屆優秀作者名單(2007-2012年) 序 題名 作 者 年(期) 1 張永寧、陳磊 2007(1) 2 李子德 2008(4) 3 陳強、鄭貴蘭 2007(1) 4 田豐 2007(5) 5 宋玉華、林志乾 2007(5) 6 劉泰洪 2008(1) 7 于國波、張永寧、陳磊 2007(5) 8 張國亭 2008(6) 9 殷建平 2007(6) 10 何祚庥 2007(1) 11 王磊 2007(2) 12 楊澤偉 2010(1) 13 基于AHP及DEA的石化行業上市公司經營效率評價 馬慶國、王凱、丁林 2007(2) 14 彭民 2009(3) 15 王昌銳 2007(4) 16 張琴、陳柳欽 2009(2) 17 崔德華 2007(3) 18 趙繼偉 2007(2) 19 王舜增、趙海 2008(3) 20 葛文靜、李建中 2008(1) 21 常城、李慧 2008(2) 22 劉利 2009(1) 23 徐武林 2009(5) 24 孔德永 2007(2) 25 呂愛民、姚軍 2007(6) 26 徐靜 2007(3) 27 李合亮、谷菲菲 2007(1) 28 吳偉 2008(5) 29 中國成品油管道現狀及發展研究 朱江、陳泓冰 2008(6) 30 毛澤東在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問題 徐可純 2007(1) 31 鄧小平的政治發展觀與當代中國 李延華 2006(4) 32 現代性視域中的海德格爾審美觀 谷鵬飛 2007(4) 33 《考工記》美學研究定位 李艷 2006(5) 34 石油因素對美國和沙特阿拉伯 樊為之 2007(1) 35 基于PCA的石化產業自主創新 薛風平 2007(5) 36 論文學語言的媒介性 文藝理論 李茂葉 2007(1) 37 可持續發展倫理的建構 王玉香 2007(2) 38 論鄧小平關于黨和國家領導體制 孫學敏 2007(6) 39 現代公共行政理念視域中的中國 鄭旭輝 2008(2) 40 國際石油公司估值的實證研究 王震 2008(2) 41 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范式的新轉 陸宏鋼 2007(4) 42 論劉宗周的社會歷史哲學 張瑞濤 2009(3) 43 地方公共決策專家咨詢體系 楊馥源 2008(5) 44 如何看待服務補救悖論 張圣亮 2009(1) 45 石油產業鏈上下游環節價值分布不均問題探討 呂建中 2010(3) 46 現代“子承父業”繼任模式的風險控制模型研究 戴志強 2010(1) 47 大力推進社會創新 紀光欣 2010(3) 48 金字塔結構對投資者的影響——以雙匯發展為例 曹新偉 2010(5) 49 中國美學研究的純粹性批判與整體性建構 韓書堂 2011(4)